65岁的蔡先生(化名)整理冰箱时发现前一天晚上没吃完的凉菜,不想浪费便吃下,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他就开始腹泻腹痛,一天内跑了十几趟厕所。就医后,经血检、便检,蔡先生确诊为感染性腹泻。
“当食物存放冰箱时间过久或者取出后加热不充分,原本普通的隔夜菜可能成为‘细菌培养皿’,导致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的发生。其中,主要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6月1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曹珊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凉拌菜(未经加热杀菌)、切开的水果及乳制品尤其需警惕,这些食物要是在冰箱冷藏超过24小时,细菌量可能超标。”
市民从冰箱中取出食物。
“夏季,食物置于室温环境下4小时左右就可能变质、致病。”6月1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贾纯增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饭菜最好一次吃完,吃不完的食物在放入冰箱时,要密封好并单独储存。大部分致病菌在低于4℃或高于70℃的环境下会被‘灭活’、不再繁殖,因此冰箱温度需保持在4℃以下,剩菜在食用前需要充分加温、煮熟热透。”
“凉菜不论冷藏与否,都不建议隔夜吃。”贾纯增解释,凉菜在制作过程中不经加热,少了一道“保障工序”,因此更容易出现细菌超标、致病的风险。如果饮食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描述可疑就餐史。老年人、儿童等脆弱人群尤需注意,出现症状后不建议居家观察,应立即就医,以防病情加重或引发并发症。
曹珊提醒,日常烹饪应注意手部清洁与生熟食分开处理,切水果的刀具需与切生肉的分开。建议家中备两套刀具砧板,分别用于处理生食、熟食,刀具砧板处理过生肉后立即用洗洁精清洗并晾干,从源头降低胃肠感染风险。
米升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